“满屏幕都是晒娃、晒车、晒宅子……像我这什么都没有的咋整,逼人犯罪啊!”山东省烟台市民李先生调侃着说道。但细细想来,如今微信、微博作为热门的聊天软件,喜欢在网上晒幸福的确实不在少数。
虽说玩微信、微博可扩大自己的交友圈,但是如果个人隐私不小心泄露,则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手机安全专家提醒,市民应关闭手机可能泄露隐私的功能,来防止个人隐私的泄露。
“以后再也不能随便添加好友了。”烟台某大学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有一次她打开微信“附近的人”的选项,就有很多附近的微信用户向她打招呼,她通过微信添加网名为“清扬”的男子聊天。几天后,小李感觉该男子说话粗俗,不怀好意,将该男子拉黑。
本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然而不久后她发现,出入校门口时经常遇到一名男子朝着她笑,甚至多次尾随在她身后,让她很害怕,无奈之下学生小李报了警。摆脱纠缠后的小李心里总有个疑问,“他是怎么找到我的?”原来,该男子之前在小李微信朋友圈见过她与同学的一张合影。后来,小李参加学校演出又“秀”了一下演出场地,使用微信的时候将个人隐私泄露,男子得知她在大学读书,最终找到了她。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在微信“附近的人”功能中找到特定对象,记下自己和对方的距离,之后再两次变换自己的位置,重新测定自己和对方的距离,最后以3次测量地点为圆心、3个距离为半径画3个圆,3个圆重合的位置就是对方所在的位置。如果个人的位置被不法分子利用,就增加了遭遇入室抢劫和人身安全的危险。
在微博上输入“宝宝成长”等关键词,便可搜出大量家长晒宝宝照片的微博,其中有许多是和父母的合影,会透露出时间、地点等信息。如果在“宝宝”之前加上“××城市”字样,将更为细化。
用这种方法记者随机找到一名烟台妈妈的微博,这位妈妈使用了实名认证。浏览微博后,记者得到以下信息:妈妈是烟台某贸易公司总经理、驾驶一辆宝马越野车、女儿冉冉2010年出生,家住民生小区,在某幼儿园上课,经常去附近一家商场里的淘气堡玩等。
“和朋友、网友分享内心情感存在一定风险。”警方介绍,上传自己家人的照片、行程、社会关系等,更有可能使自己遭绑架、诈骗勒索。尤其一些存在“炫富”色彩的信息,很可能令不法分子产生歹念。
“个人隐私的泄露,可能会为自己带来很多麻烦。”手机安全专家陈先生介绍,“小到骚扰电话、骚扰短信,大到带来财产和人身危险。”因此在使用微信的时候,除了关闭“通过号码搜索到我”、“通过QQ号搜索到我”和“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等隐私设置外,还可在查看完“附近的人”后,及时清除位置信息并退出。
同时,还可增加微信个人隐私的安全级别,例如:不要填写过于详细的个人信息、为好友填写备注名便于识别、开启“加我时需要验证”的功能,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