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程师或者销售总监不辞而别另立炉灶,拉开了一起又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的序幕。
除了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追究侵犯商业秘密情节严重者的刑事责任,企业还必须祭起民事索赔的大旗,要让侵权者“人才两空”,真正保护企业知识产权。
国内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民事赔偿金额逐渐走高,例如2013年西安市中院对某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件的两个被告分别被判处三年零六个月和三年有期徒刑;此外,对涉案两个公司做出共同赔偿权利人5700万余元并停止侵权行为,两公司同时被处罚金3100万元的判决书。
是的,商业秘密被窃取使用比一个工厂被烧掉更可怕,因为一个工厂被烧掉只是损失了金钱,而商业秘密被窃取使用,由于竞争者取得商业秘密,必然造成失去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窃取商业秘密进行竞争的公司因为没有研发成本,所以可以低价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竞争。如果不进行民事索赔,必然造成侵犯商业秘密有利可图。
我们商业秘密专业律师团队,协助企业追究侵犯商业秘密者的民事责任,维护企业合法权利:当企业遭遇被侵犯商业秘密,协助企业通过刑事途径追究侵权人民事责任,并促使更快、更好的获得经济赔偿。